【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 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 向师性决定的。故本题选 A
101.【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特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有:(1)强 制性。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 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 它具有强制性。(2)普遍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教学计划宽得多,它 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的, 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3)基础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 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项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 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故本题选 ABC。
102.【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趋势。20 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育的 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信息化)。故本题选 BCD。
103.【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差异内评价。个体差异内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 也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而是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例如,某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70 分,这学期是 80 分,说明他的数学进步了;若该生的语文成绩两个学期都在 80 分以上,说明他的语文成绩比数学成绩要好些。ACD都属于个体差异评价。B 属于相对评价。故本题选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