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00:20:00 公务员考试网 //www.huatu.com/ 文章来源:都匀华图
【导读】华图贵州公务员考试网同步都匀华图发布:黔南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3.3.8),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贵州华图官网(//gz.huatu.com/)”,贵州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851-85829568/85866569
1.梅兰竹菊被称作四君子,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文化象征,下列选项中,梅兰竹菊相应描述错误的是:
A.梅:灼灼其华,妖艳夺目
B.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C.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D.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灼灼其华”出自《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意思是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故“灼灼其华,妖艳夺目”不是形容梅的诗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B项排除。
C项: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清)。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是描述竹子。C项排除。
D项: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D项排除。
2.下列成语与涉及的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图穷匕见——荆轲
B.揭竿而起——陈胜
C.三顾茅庐——刘备
D.投笔从戎——班固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投笔从戎,指扔掉笔去参军;比喻文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四十岁投笔从戎,弃文就武,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成语告诉人们,应向班超学习,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宝鸡市)人。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固是班彪之子,班超之兄。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图穷匕见早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也记录有同样的故事。《战国策·燕策三》载: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行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到了秦王座前,慢慢把地图展开,最后露出匕首。后人就用“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A项排除。
B项:揭竿而起,出自西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竿而起典故里的陈胜,迫于生计来到军队,不久便率领士卒起义反秦,天下穷人纷纷响应,秦王朝很快就被推翻。这说明残暴的统治必然激起人民的反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B项排除。
C项:“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C项排除。
3.下列古诗与作者错误的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意思是,仰天大笑,出门登程去,满腹诗书经纶,我等岂能埋没民间,岂能甘做庸人。此句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主要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B项排除。
C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C项排除。
D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D项排除。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